云南援沪物资烂掉没人要被拉到工地,官方回应:假的,事情真相是什么…
〖壹〗、在2022年4月30号的时候,有一位网友在直播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帖子说,在上海的奉贤区有一个工地,云南地方援助上海的物资点烂掉了,然后拉到工地去扔。从现场的视频能够看出这些扔掉的物资,里面有土豆,辣椒,还有洋葱和茄子,这些蔬菜从纸箱里面被拿了出来,并且集中的堆在一起,并没有否认。
〖贰〗、云南省曲靖市向上海捐赠了一批蔬菜农产品,但是上海一公寓负责将其中的190箱援护物资进行了转卖,从中谋取利益,目前该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,而此案也在进一步调查中,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呢。
〖叁〗、有倒卖物资的情况,完全泯灭人性。云南向上海捐赠物资,是为了给当地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,但物资被转卖。这件事一定会对倒卖物资的人起到警示作用,一定会受到严惩。同时也警示物资的运输需要严格管理,层层查处,提高人们的物资意识。捐款本应直接送达受捐场所,但中途转卖必须严惩。
上海去云南玩回沪要隔离吗?
上海这个不是属于疫情严重区域,所以他们回云南玩是不需要隔离的,应该问题不大。
我是一九七一年去云南西双版纳的知青,刚退休,户口办回来了(年龄条件:男满周岁六十,女满周岁五十五,差一天也不行,超过是可以的)。我妻子是云南人也随我办回上海了。户口要办回来时,不像我们出去时“人不知鬼不觉”地人未走户口却早迁走了。现在要想迁回真是太麻烦了。
我父亲是上海知青,我现在面临大学毕业,现在父亲在我的生源地云南等待我将我的户口从学校打回原籍,然后在当地办理我户口回沪的相关事宜。而我6月25号在学校办理毕业手续时,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,说让我等一个礼拜后再回学校领取报到证(据老师说是云南户口的报到证),而并没有办理户口迁移证。

现在从上海回云南需要隔离吗?现在从上海回昆明用不用隔离
总体而言,从外省返回昆明的人员只要没有发热等症状,通常不需要隔离。但仍需保持警惕,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,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。
上海回昆明不需要隔离具体需依据上海的疫情风险等级来看。
不需要隔离现在不用隔离,从外国回来就得隔离。
对高风险地区返乡回昆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,并开展2次核酸检测。来自国内中风险地区人员 对中风险地区返乡回昆人员,需提供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证明,不能提供的,开展一次核酸检测,阴性后放行。
重点涉疫地区来(返)昆人员14天内有上海市等重点涉疫地区旅居史的来(返)昆人员:即日起抵昆的,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(第14天进行核酸检测),加7天居家隔离观察(第7天进行核酸检测)。
目前上海的疫情比较严重,所以只要是离沪人员,都必须要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和绿色健康码,即便如此,你落地任何地方都会被要求一定时间的隔离期才行。
疫情最严重的省是哪个
〖壹〗、疫情最严重的三个省是湖北省、广东省和河南省。湖北省是疫情爆发的中心地带,尤其是武汉市。这里最初出现了大量病例,并迅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。湖北省的疫情严重程度与武汉市的华南海鲜市场有关,这里被认为是病毒传播的源头之一。随后,湖北省及武汉市采取了严格的封城措施,以遏制病毒的传播。
〖贰〗、江苏省是目前全国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。根据最新的中高风险区域名单,江苏省拥有2个高风险地区和50个中风险地区。8月1日,江苏新增40例本土确诊病例,其中11例为轻型,29例为普通型。同时,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,以及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。
〖叁〗、中国最严重的疫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COVID-19)疫情。这场疫情自2020年初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首次爆发,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及全球范围。疫情初期,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成为了中国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。由于早期对病毒传播和感染途径的认识不足,以及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加,导致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。
〖肆〗、中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是湖北省武汉市。武汉市是中国新冠疫情爆发的最初中心,也是病例数量最多、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。自2019年12月起,武汉市开始报告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,随后疫情迅速蔓延。在初期,由于疫情爆发突然、传播速度快,加上对病毒的认识不足,武汉市面临着巨大的防控压力。
〖伍〗、目前全球范围内,没有具体数据表明哪一个省是疫情最严重的。疫情的严重程度可能因时间、地理位置、防控措施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。要确定疫情最严重的省份,需要参考实时的疫情数据,包括感染人数、死亡率、传播速度等指标。这些数据通常由各国的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统计和发布。
〖陆〗、自2019年底我国爆发新冠疫情以来,至今疫情仍未完全消退。 当前,疫情最严重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江苏、云南和河南。 以江苏省为例,根据现有数据,该省目前有两个高风险地区和50个中风险地区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十一牛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hk.cn/liuxueyx/202503-33404.html